10月3日(周五)配资证券,俄乌冲突的焦点从前线转向了能源设施。乌克兰国有天然气公司“Naftogaz”证实,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网络发动了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袭击。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对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进行了反击,使用远程无人机展开攻击。这场围绕能源设施展开的攻防战,再次将民生和能源安全推到了两国对抗的核心位置。
根据Naftogaz的声明,这次夜间袭击可以称得上是“战争以来最强烈的”。俄军通过多波次发射了约35枚导弹和60架无人机,重点打击了位于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州和中部的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生产设施。尽管乌克兰军方成功拦截了一部分来袭武器,但仍有大量设施遭到破坏。Naftogaz的主席谢尔盖·科雷茨基表示:“我们很大一部分设施遭到了损坏,其中有些损害非常严重。”
这次袭击不仅影响了天然气的生产,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多个地区发生了停电,尽管乌克兰能源部未公布具体的停电范围和受影响人数,但这已让局势更加紧张。回顾过去,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攻击并非首次。2022至2023年冬季,类似的攻击曾让数百万乌克兰人陷入停电黑暗之中,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供暖中断加剧了民生困境。
展开剩余68%如今,这场“最大规模的袭击”再次暴露了乌克兰能源设施的脆弱性,使得能源供应成为战争中的重要议题。
面对俄罗斯的袭击,乌克兰方面迅速作出了反应。据乌克兰安全局消息人士透露,乌克兰使用远程无人机对俄罗斯奥伦堡州的一座炼油厂发动了攻击。该炼油厂距离乌俄前线约1400公里,是乌克兰较为罕见的对俄罗斯腹地进行打击。这一袭击造成的具体损失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社交媒体上传播的视频显示,一架无人机坠毁在炼油厂附近,现场升起了浓烟。奥伦堡州的州长在社交平台上提到“一架无人机击中工业设施”,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乌克兰选择袭击炼油厂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而炼油厂在能源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一旦这些设施遭到破坏,不仅会影响俄罗斯国内的能源供应,还可能削弱俄罗斯用于支撑军事行动的资金来源。可以说,乌克兰的“以能源反制能源”策略为双方对抗增添了新的维度。
这种围绕能源设施展开的军事行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ICC)曾就俄军袭击乌克兰电网一事,对俄罗斯前国防部长及陆军最高指挥官发出了逮捕令,明确表示“袭击民用能源设施构成战争罪”。这一裁定为未来评判此类军事行动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尽管乌克兰在能源防御方面较2022年已有所提升,大规模停电的频率显著减少,但此次“最大规模袭击”仍然暴露出能源设施在战争中的脆弱性。随着冬季临近,如何确保民生能源供应,将成为乌克兰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俄罗斯在遭到乌克兰对其腹地设施的反击后,会采取什么样的回应,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从冲突至今,能源设施一再成为攻击目标,这也使得“保护民用基础设施”这一议题愈发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未来,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对抗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是否能够推动更为有效的保护机制?这些问题仍没有明确答案。
发布于:天津市信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